還需要「傳統的」英文學習嗎?
還需要「傳統的」英文學習嗎?
學校的那套教學方法對於你以後英文能力的運用,究竟有沒有效?普遍來說確實還是有點用,尤其是現在語言科技(AI)的發展,其實已經可以漸漸成為我們未來溝通的主要工具了。所以至少在有點「英文能力」的情況下,運用AI科技是會比較踏實的。
早期一二十年前,因為科技不如現在這麼發達,要可以跟母語人士練習英文,恐怕只有坊間的補習班可以提供這麼多的「練習機會」。但現在的情況可不一樣了。如果你願意的話,隨便一個平台或是應用程式,都可以簡簡單單的幫你媒合適性的外師,且還可以讓你依自己的時間彈性安排英文的練習時段。這真的是科技的進步!而在這樣的事實發展下,我一直在思考,那麼那些在台灣「硬派的」本土英文老師們,他們的價值究竟還剩下什麼?
學校的「傳統教育」依舊是不會有太多的改革的
在這個AI年代,我相信應該是有愈來愈多人已經知道語言的「本質功能」是什麼,相信很多人早就看穿「錯誤的英文學習方式」這件事情。我們在未來的生活裡,不論是工作還是求學,AI的語言運用絕對將成為我們的主要運用思考,就如同我們現在什麼事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手機的運用一樣。所以未來我們什麼事,只要手機可以連上網路,就可以透過AI來建立溝通的橋樑,完成大部分工作。
你如果看不懂外文文章,丟給AI,可以在幾秒內變成中文讓你順暢閱讀; 如果聽不懂影音內容,一樣丟給AI,馬上可以瞬間轉換成中文翻譯; 你如果英文書寫的能力不夠,把你寫好的中文文章丟給AI,一樣也是幾秒鐘內幫你翻譯完成。你如果需要面對面跟人溝通時,一樣把你想要說的內容丟給AI,透過手機就可以即時翻譯成外文讓對方了解你想要表達什麼
………
我到覺得,在未來的世界裡,我們更需要的是學習怎麼運用「語言AI科技」才對,反而不是浪費時間繼續去學習學校課程裡的「文法英文」才是。我大膽的幻想,如果有一天,學校教育有足夠勇氣了,敢開放英文考試可以使用手機工具,那麼我相信,這一天將會是「真正英文運用的到來」!(不要自欺欺人了,在未來的職場上,老闆只在意生意有沒有做成而已,工具方法根本沒有所謂的「限制」這回事!)
但!
學校的教育體制不可能改變的(至少在這未來的二三十年內,甚至更久),你想要在考試英文時,可以用手機運用一切?不可能,學校他們經不起這些挑戰的。所以坊間的產業也將可以繼續那套「教育紅利」,也就是考試制度的英文學習(不管是什麼英文考試都是)。所以,本土的英文老師們根本不會因為AI的到來或是線上外師的普及而須感到徬徨,因為英文考試的惡源需求依舊存在!
英文需不需要考試來衡量你的英文能力?你的中文或是台語需不需要考試來衡量你的中文、台語能力?這個答案只有一個:
『看你的老闆要求!』
你如果是學生,你的老闆就是那套升學體系; 你如果是職場的工作者,那就是玩真的了,你的老闆要求你可以貢獻的價值,你就得必須達到,不然就是滾蛋(所以你可以用盡一切方法,只要可以達到老闆的需求就好!)。
我一直觀察到,學生們真的非常辛苦。打從國小到大學,至少十幾年的時間歲月,「幾乎無法換老闆」,但畢業後遇到的老闆卻又是青天霹靂的不一樣的格局!這不是折磨嗎?
學校傳統英文的那套,確實多少可以強迫學生學習英文。這裡的強迫學習,例如背單字、學習文法、翻譯能力等功能,確實讓很多學生至少有個「基礎英文的能力」,至少也在考試的「帳面上」看起來還不錯。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受教育,背了很多單字,也學會怎麼寫句子,簡單的英聽也可以反應,考試的那套當然是最熟的。但這些「功能」,在現今甚至未來不出幾年內,都可以很簡單的瞬間透過AI語言科技完成。這是你我皆知的事實(其實學校的老闆也都知道,但這體系下有多少員工要養?怎麼可能像割癌細胞那樣說切除就切除
………)。
我們現在讓學生學習的技藝
就是早期打字機的功能!
這樣講太過於武斷,但你如果仔細思考,現在台灣所教的這套,不管是學校還是坊間,幾乎都是要學生「學」英文,而在這個學的層面上,也幾乎八九不離十都是那些東西,而那些東西,你如果真的敢想像,AI都足以超量應付(以後甚至只要幾秒就好)。視訊會議,可不可以有螢幕同步翻譯的功能了?email或簡訊溝通,早就可以雙語對譯了,不是嗎?
……… 那我們還有必要學外語嗎?
沒有必要,但要開始
「盡量使用外語」
盡量使用英文?但不學英文然後你要我盡量使用?「你要不要聽聽看自己在講什麼?」
其實你的英文表達能力一直都有,只是你都不肯練習而已。因為幾乎都是卡在「有些字」不知道怎麼說,然後很累,就用母語表達就好。不知道字詞是正常的,不然就見鬼了。在這種情況下,就是你真正使用英文的時刻。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One day. I go watch a movie. It was a cartoon, an na
may movie. Very popular Japanese, ghost animay movie. A lot of fighting. Something
breathe fighting skills. You know breathe? You breathe (然後做動作), and cut and cut (然後做動作). So
good the fighting. The main idea is fighting in a ghost city. But the city is
moving. 3D everywhere moving. They run and run and met a strong boss. And the
boss no nife but hands and pump pump … fighting.
But I am thinking. Why they want run? They jump so
quickly more quickly than run. Why they still run? Why not jump just jump? It’s
fast than run, right?
上述這些描述幾乎都是你認識的英文詞彙。你如果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的,不是因為我英文不好,而是你真的不知道我說的內容是哪部電影,但是你是可以懂我描述的內容的。而如果知道「鬼滅之刃」這部動畫的,你會瞬間連結我所描述的東西。這就是英文(語言)在真實情況下的運作。
這些描述的英文字句都非常的破爛,但這些描述的過程就是在打造你英文「發展」的底子。如果學生們可以在學校的課堂上,看個簡單的短片也好,或是聽或是老師閱讀,然後讓學生們彼此間這樣的「暢所欲言」,沒有撈叨的文法,沒有為了背單字而介紹單字的累贅,這是最好的。因為語言的發展是在互動的過程中產生的,接著就是老師簡單強調內容的正確性或是提醒一些正確描述的方法,然後大家一起全部忘記
……… 因為最重要的是「互動的過程」!細節我就不再多講了。
(如果你覺得上述這樣的描述過程太過於簡單,不坊你自己可以實際體驗看看,想一部電影,然後簡單的描述一下,再丟出一個心中對電影的疑惑點。看看你可不可以 one take! No BS.)
這樣的練習量老實說不夠,但至少已經遠勝於現在學校的那套「課程教學」了(甩好幾條街的那種)。如果學生們可以從國小一年級就開始這樣的英文發展,過程中在慢慢讓中師、外師可以簡單的修正引導,切記,這時候老師的角色是輔導,協助,啟發,不是在教。想要學英文的學生自然會想要跟人有更多的互動,而這時候資源就在身邊!
語言的發展是有階段的,各個階段需要的時間每個人都不一樣,但不變得是:
你沒有讓學生有機會開口運用英文
這個外語是不會自己發展出來的
我們知道了,在不久的將來,AI語言模型的運用將會愈來愈聰明,我們需要的是趕快習慣AI的科技運用; 英文的能力需求依舊存在,但習得的方式已經不同了,最慘忍的事情是,未來的老闆如果要高薪聘用人才或是要給個很棒的機會時,既有真正英文能力又會科技運用又有專業能力的人一樣會是握有比較高勝算的。
你如果真的不喜歡英文,恩
……… 應該說是「不喜歡傳統式的英文學習」那套的話,那就放過自己吧,大人們也請放過這些可憐的孩子們吧,學校玩得那個game,就給學校自嗨就好,還子們少一科目的壓力,笑容就會多一些,很棒啊。未來的AI科技都足以勝任大部分的工作,而且,英文又不是我們的生活,有些人進入職場後從來也不必使用到英文,也是大紅大紫啊。
Shalliker Slk. C.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