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主流的英文學習方式

螢幕學習世代



 在的坊間學習方式大致上是以下如此

你買了課程,然後線上帳密登入後啟動課程,課程會要你一集一集的看,而課程的內容相當多元,很多變化,且最棒的是沒有時間進度限制,完全依照你的節奏走; 另一種是真人一對一或是一對多的即時課程。課程規劃多元,有數位教材,同樣照著規劃的進程走,課程會錄製下來好讓學生課後複習。

 

 

這個年代,主流的學習方式幾乎都已經走向數位化的應用(其影片產品的利潤當然是最好的),各家老師幾乎都在賣自媒體影音教學(這也要歸功於疫情期間加速摧生了遠距數位教育的思維),所以「螢幕英文」幾乎成為了理所當然的學習主流。

 

 

在這樣的學習主旋律下,我不曉得大家是否有觀察到一個無形中的負面效果:

 

 

『科技雖然帶來了方便,

卻也同時帶來了「隨便」』!

 

 

 

在以前「傳統式」的學習環境裡,至少你人是在一個空間裡,你是被「綁住」的。所以在上課時,你必須「真的」專心(至少會有同儕互相牽制)。一方面是課程不會為你一個人再次「重播」一次,且也沒有所謂的「錄」下來讓你可以課後複習。這些條件都在無形中暗示著學生:你要把握學習。因此,不論如何,最起碼學習的基本投入是會有的(先不管學習的教材、老師的品質、學生的心態如何)。

 

 

我舉個例子:

 

今天你是在看影片上課。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專注力只有短短十機分鐘,然後我們就會開始分神(這有背後的生物機制存在,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設計的,以後在來介紹),又在加上現在短影音的轟炸早已摧毀了我們的耐心了,所以你在看影片時一定會有這樣的反應:看到沒有興趣的或是已經知道在說什麼了的時候,你會快轉甚至跳過。或是你影片才播了一下,就想看一下手機的其他訊息; 或是影片進行到一部分,你因為突然想到其他「很重要的」事情要去處理,所以按下暫停,學習也就暫停了。什麼時候回來繼續播放?隨自己的「時間自由」決定。

 

 

而如果是大團班上課,這更是隨性。首先,坊間的補習班對客戶而言,幾乎是沒有任何約束能力的,所以很有可能你只是掛在名單上的一個名稱,然後隨著時間到了,你開始不專心,或是「需要處理」其他事務,反正你做什麼事情,別人也看不見; 還有最可以讓自己安心的一點那就是:課程都會錄下來,以後在看影片複習就好。而看影片複習,又會是什麼情況呢?

 

 

 

當前這種數位產品潮流是一定的,我們也不可能回到以前的學習環境,沒有必要。有很多自律勤奮的學生,在這樣科技的方便之下,是可以讓自己的學習空間更活潑、更有彈性,但是當手機是學習平台同時也是娛樂平台時(這是譬喻,就算你有多台設備獨立專工,也是一樣),學習的界線將會愈來愈模糊,因為我們渴望語言學習的其中一個必要條件已經愈來愈遠離我們,那就是「人」跟「人」之間的語言學習(註一)。是「人」與「人」,不是人與螢幕。但是,我們也必須做出一個宏觀的妥協,因為這就是我們的生活科技啊!而且我們再近一步評量一下事實,事實上是:語言學習並不是我們生活中的唯一重心,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語言學習只要達到個程度就好,其實也沒有必要把外語當成母語這樣的要求,不是嗎?但,你要在意的是,就算你是想要有個基本程度的外語能力:你現在這樣做的英文學習,真的可以達到你想要的那個程度嗎?

 

 

 

Shalliker Slk. C.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什麼是"A deal breaker"???

什麼是「Be my guest」???

"逆轉勝"英文怎麼說???